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如是博客

天气学教学、传统文化及房地产法学交流

 
 
 

日志

 
 

难觅“鲅鱼王”,渔汛已消失  

2015-04-28 08:22:47|  分类: 社会矛盾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连续做了14年鲅鱼美食的中国烹饪大师宋峰,这些年一直在创新鲅鱼做法,但是3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寻找更大的“鲅鱼王”,好在美食节上展出,但是百斤重的“鲅鱼王”已经连续3年与他“爽约”了。其实不光是他,沙子口众多老渔民也已经多年难见百斤重的“鲅鱼王”了。他们的百斤“鲅鱼王”情结,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焦点

    鲅鱼盛宴背后的尴尬

    4月19日,2015年沙子口鲅鱼节开幕,沙子口渔港上人来人往,大家皆为鲅鱼而忙。当天约有3万斤大鲅鱼上市,其中最大的鲅鱼只有28斤重,这个重量跟几年前上百斤的“鲅鱼王”相比,显得有些太过“瘦弱”。

    中午时分,在宋家美食城里,47岁的宋峰正在主持一场鲅鱼美食比赛,近百位老人被邀请来免费品尝鲅鱼。每年这里都要办鲅鱼美食节,宋峰喜欢展示一些大鲅鱼,今年展示的只有6条17斤重的大鲅鱼。说起“鲅鱼王”,2011年,在崂山非遗节的祭海仪式上,主办方曾经展示出了一条300斤重的“鲅鱼王”,次年,主办方又展示了一条“鲅鱼王”,只不过鲅鱼被刷上了银粉。宋峰昨天说,其实那是同一条大鲅鱼,从冷库里拿出来的。“我每年都在寻找‘鲅鱼王’,除了自家美食节可以展示外,来年非遗节上也可以展示,2011年展示的‘鲅鱼王’是荣成渔民打捞上来的,2012年以后,就再也找不到百斤以上的大鲅鱼了。”宋峰遗憾地说。

    宋峰的“鲅鱼王”情结很深,但是3年来,寻找“鲅鱼王”的工作越来越难。其实,出现这个情况,宋峰并不奇怪,沙子口渔港上众多老渔民也不感到奇怪。除了“鲅鱼王”的个头越来越小,这些年来,渔民捕捞的鲅鱼产量也越来越少,在跟随孙可芳出海时,记者就亲身体验到了收鱼与捕鱼的艰难。

    调查

    “鲅鱼王”,难寻觅

    与宋峰的“鲅鱼王”情结相比,收鱼船、作业船的船老大们因为生计原因,鲅鱼情结更浓重。在跟随孙可芳出海的4天时间里,记者调查了这些从业者,他们更渴望找到更大的鲅鱼。“鲅鱼王”,你在哪儿?

    “近几年来,不少市民送礼喜欢送大鲅鱼,越大越好卖,但是想找条‘鲅鱼王’太难了。”孙可芳联系了6条关系船,最好的渔船下了200多条渔网,才打了一条小鲅鱼,其余都没打到鲅鱼。记者采访了4名辽宁籍作业船的船老大,他们也想捞到大鲅鱼,这样可以赚得更多。“我们已经出了一个月的海了,海上就是没有鲅鱼,我每天的成本是5000元,今年已经赔了10万元。”姓程的船老大说,自己出海有13年了,今年的收成最差,一个月来他只打了2000多斤鲅鱼,这个产量要比去年下降了三成多。另外一名姓黎的船老大告诉记者:“今年打的鲅鱼个头偏小,最大的才10斤多重。”

    收鱼时,作业船的船老大刘学德跳到孙可芳的船上来看秤,他从18岁开始出海捕鱼,至今已经有23个年头了。跟以往相比,今年鲅鱼产量下降了一半,150马力的捕鱼船出海一个月才拉了4000斤鲅鱼,算上成本,自己还赔了8万元。“最大的鲅鱼不到20斤重,大鲅鱼越来越少了。”一些辽宁籍船老大说,因为海上捕捞量不高,今年他们地区有不少作业船干脆没出海。

    4月22日,收完最后一船鲅鱼,船员们忙着把鲅鱼收拾到塑料桶里。“看来目前的产量真不好,你看看收了两天鱼,我们只收到了三条加吉鱼。”大副孙顺兴挑了一条加吉鱼说。“以前头船收鱼,我们还能收到刀鱼,今年一条也没有见到。”孙顺兴叹息道。孙可芳和孙顺兴算了一下收购的海鱼种类,除了鲅鱼外,还有鲈鱼15斤,黑头200斤,加吉鱼3斤。在收购的8000斤鲅鱼中,10斤以上的大鲅鱼不到两成,能挑出条20斤以上的大鲅鱼,大伙都很高兴,而在4年前,这种大鲅鱼能占到收购量的四成多。

    夜晚,孙可芳的收鱼船小心翼翼地航行着,作业船已经下了渔网,每条渔网都带着光标,在幽暗的海面上,一条一条光带连成片,密密麻麻地有些吓人。可出海32年的孙可芳还是中招了,被飘荡的一条数百米的流网给缠住了螺旋桨。

    忙活了两个小时后,长长的渔网才被割下来,晚上睡不着,记者和孙可芳聊起了“鲅鱼王”这个话题。“你知道现在一条作业船的渔网有多少吗?足足有1100多条,每条深15米以上,每条网有15多海里长,相当于28公里。”孙可芳说,5年前,10条作业船加起来,无论是吨位、网具数量、长度都顶不上现在的一条作业船。他指着眼前的雷达告诉记者,在方圆30海里的范围内,至少有上百条作业船,作业船张的渔网都紧挨着,过往渔船被缠住船桨,彼此的渔网缠在一起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渔民有个说法是 ‘鱼过四层网,网网都有鱼’,是希望每条网都能网到鱼。但是,这些年别说是‘鲅鱼王’不好找,鲅鱼的个头也逐渐变小,鲅鱼洄游北上产卵,沿途到处是捕鱼船,等着游到咱们青岛海域,还能剩下多少呢?”

    现状

    两成多收鱼船未出海

    为了卖个好价钱,孙可芳提前返航了。比他早出海的很多收鱼船,还在茫茫海上焦急地寻找着作业船,很多收鱼船一条鲅鱼也没有收到。在对讲机里,当得知孙可芳要返航后,很多同行焦急地请他帮着嘱咐一些作业船,给自己留出点鲅鱼来,这个时候,孙可芳苦笑了一下,自嘲了道:“明天能捞起多少鲅鱼,只有天知道。”

    鲅鱼盛宴背后的尴尬,还在延续着。当孙可芳的收鱼船返回码头,码头有些冷清,停靠的收鱼船显得有些拥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船上空无一人。今年,沙子口渔港有73条收鱼船,还有两成多收鱼船没有出海。船老板老曲经营收鱼船很早,但是今年第一次没有出海。他直言不讳,今年海上的收购量不好,为了不赔钱,他只能在秋天出海。“1992年,我曾经收过一条30斤重的鲅鱼,有一米三四长,是在江苏海域收来的。”老曲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在沙子口外大公岛海域就能收到鲅鱼,那里离着渔港有20海里,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了,“前天,我外甥的收鱼船到了126海区,跑了17天,只收了3000斤鱼和600个对虾。”

    下了30年海的崂山渔民董福洪也经营着一条收鱼船,他也没出海。他同样怀念曾经的收鱼盛况。“5年前,那时候每天靠岸的船有20多条,现在只有三四条船上岸,上岸量下降了三成多,鲅鱼的个头也变小了。”董福洪说,沙子口渔港鼎盛时期的收鱼船有上百条,但是从2007年开始就逐渐下降了,现在也就六七十条。“2011年,我还到123海区去收鲅鱼,一船能收到两万斤,从2012年开始,收购量就开始下降了,同样是在123海区,去年我首次出海只收到7000斤鲅鱼,今年听说123海区产量更少了。”52岁的董福洪接着说,从2012年以来,沙子口收鱼船出海的距离越来越远,今年甚至有的船都跑到了157、158、159海区,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情,“那里距离沙子口渔港有300多海里,这个距离比前些年远了100海里,因为成本太高了,今年不出海的收鱼船有两成。”

    收鱼船在面临渔业资源匮乏的同时,还要面临着更多同行的竞争。近几年来,我市的红岛、黄岛,省内的石岛等地增加了很多大马力收鱼船,原先的收鱼关系网需要重新划分,这也是沙子口一些收鱼船没有出海的原因。“想要赚钱,只能升级收鱼船,我现在正在造一条400马力的大收鱼船,等着将来到远海去收鱼。”董福洪憧憬着。

   (记者 陈勇)

    专家说法

    近海鲅鱼汛期去年消失

    昨天,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显森介绍,我们所吃的鲅鱼,学名是蓝点马鲛。蓝点马鲛种群数量大,个头大,长得快,一年长到一斤重,三到四年能长到七八斤。这个群体还有洄游性,属于暖温性鱼类,每年的一二月份,越冬在济州岛海域外面的黄海南部、长江口外面的东海北部深水区。三四月份水温回升,蓝点马鲛逐步移到岸边。青岛近海出现鲅鱼时间,大约在清明节前后,过了清明节,蓝点马鲛在青岛近海海域形成产卵场。这是因为胶州湾有大沽河等河口,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水域肥沃。鲅鱼在青岛近海生长到11月份,寒流过来,蓝点马鲛又沿着洄游路线,回到原先的越冬场越冬。

    李显森说,经过多年调查,以前5月份,在岛城近海还能形成鲅鱼汛期,但是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出现鲅鱼汛期。这些年鲅鱼捕捞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最主要的是过度捕捞,再就是气候变暖带来影响,第三就是很多海域搞养殖,使得鲅鱼产卵场的环境被改变,让鲅鱼无从产卵。

一年一度的春鲅鱼季已经到来。记者采访得知,与鲅鱼节开幕时相比,这几天沙子口码头的鲅鱼价格有所回落,预计到五一前,整体价格将保持平稳。市场上的鲅鱼价格也是高开低走,大打“平民牌”。

鲅鱼一“上岸”就卖光了

昨天,记者来到沙子口码头探访,这里鲅鱼的生意非常好。“我今天收了将近8000斤鲅鱼,都卖完了。有很多市民来买,主要还是一些市场的摊贩来收,然后再卖到市内的各个农贸市场,还有一些卖到城阳的批发市场。通过批发市场,还会销售到山东省内的很多城市。”沙子口码头的一级批发商段先生介绍说。据悉,一直到五一节前,沙子口码头的鲅鱼价格将基本平稳。更大幅度的降价,还要等到五月一日之后。

大鲅鱼的价格也下降了,主要原因是近期上岸数量的增多。目前,沙子口码头有30多条收购船出海收鲅鱼,每天上岸的鲅鱼最少在3万斤左右,最高则达到了10万斤。 “现在大鲅鱼上的越来越少了,小鲅鱼越来越多,主要是季节的原因。因为大鲅鱼到了产卵期,都到了近岸,没法张网了。大鲅鱼多了能上两万多斤,小鲅鱼多的时候一天能上五六万斤,还是要看每天的情况。 ”段先生说。因为目前市场需求量大,每天上岸的沙子口鲅鱼都可以在当天销售完。一直到6月1日休渔前,市民都可以吃到沙子口鲅鱼。

“今年的产量还是少了,往年这个时候大鲅鱼的价格能到每斤二十七八元了,昨天只上了两船鲅鱼,日产量3万斤左右的时候比较多。”经营渔家宴,每年都在码头收鲅鱼的宋峰说。此外,在沙子口码头,除了能吃到鲅鱼,还有一些渔船带回了立虾、偏口等海鲜。

市场上鲅鱼价降一成

“今年鲅鱼便宜,包饺子最上算喽。 ”昨天下午,黄岛路农贸市场上叫卖声此起彼伏,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水产区域,放眼看去,每一家摊位前都摆满了大大小小发着漂亮金属蓝色光芒的鲅鱼,小的两斤多,大的十几斤。市民挤在各个摊位前挑选,靠海城市的市井生活在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鲅鱼跳、丈人笑”这句谚语不仅仅说鲅鱼是一种美味,更在说明它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海味,只有这样才能当做一份厚礼送给老丈人。记者了解到,往年的这个时候,市民选购最多的还是两三斤的小鲅鱼,每斤价格二十多元,一条买回去五六十块钱尝尝鲜,对于五六斤的中型鲅鱼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了。但是昨天记者分别在南山水产市场、黄岛路市场和大连路市场看到,今年的鲅鱼价格非常平民化,两三斤重的的每斤最低15元,一般都卖到18元/斤,四五斤重的一般在25元/斤上下,而往年每斤卖到五六十元的十斤左右的大鲅鱼,只卖到30元左右一斤,整体价格较两年前降了一半左右。按照一家四口吃一顿鲅鱼饺子计算,一条两斤的鲅鱼就可以满足,也就是说30多块钱全家就能享受一顿美味的鲅鱼饺子,如此便宜的价格让商贩们把这个当成了一个噱头。

周末鲅鱼宴火爆人鼓了

昨天是周六,不少市民选择了到沙子口的渔家宴饭店吃鲅鱼宴。 “从周五晚上开始,就有不少市民过来,客流高峰可以一直持续到周日中午。今天中午接待了三四百人,七八斤重的鲅鱼消耗了将近50条。还有不少市民吃着不过瘾,在店里买了鲅鱼带回家。 ”宋峰说。

记者也了解到,今年沙子口的鲅鱼宴从88道增加到了108道,新增加了白菜鲅鱼、香椿鲅鱼等美味。此前在鲅鱼美食节的评选中,来自沙子口各个渔家宴的师傅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以鲅鱼为原料做出了一道道美食,最终一道香炸鲅鱼球拼爆鲅鱼丁拔得头筹,在家做鱼犯愁的市民,不妨到渔家宴来尝尝大厨们的手艺。

渔船扎堆潮连岛收鲅鱼

按照目前的说法,鲅鱼已经洄游到了青岛海域,大家吃的都是本地鲅鱼,但是记者通过对多位渔民的采访后发现并非如此,市面上的鲅鱼本地和外地的比例几乎均等,即便是所谓的本地鲅鱼,很多一部分都是在海上进行收购后运回码头,而这个比较集中的海上收购地就在青岛的潮连岛海域。

在去年秋天,记者曾经赴江苏海头镇采访梭子蟹的情况,认识了当地几名船老大,当时他们就告诉记者,除了螃蟹,他们和青岛交易最多的就是鲅鱼,老百姓有“赶海”一说,他们也有。从四月初开始,这些家在江苏的渔民就在江苏海域进行往北洄游的鲅鱼群的捕捞,除了本地批发,最大的销售地就是青岛。渔民们也会跟着渔汛一路向北,一直跟到青岛海域。昨天下午四点记者联系到了海头的一名姓李的船老大,他目前正在日照对船进行修整,计划半夜往青岛海域航行,大约十小时就会到潮连岛,一路航行一路捕鱼,到达目的地正好是白天,来自青岛的很多收鲅鱼的船只会在附近集结等待。 “潮连岛这个地方不近不远,鱼多,最主要是有灯塔,这样大家很远就知道交易地点,慢慢就成了大家的集散地了。 ”船老大孙先生说。

“这两年鲅鱼越来越便宜,我们最有感受,不过这也是市场行为,不奇怪。 ”据孙先生告诉记者,江苏地区鲅鱼越来越多进入青岛市场,是拉低青岛鲅鱼价格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和梭子蟹很相似,特别是鲅鱼这种有着清晰洄游时间的鱼类来说更是如此。

据了解,虽然一直有鲅鱼是青岛本地好吃的说法,但是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绝大多数市民只关心鲅鱼是不是新鲜,是不是本地这个问题只是捎带着问。四月初,由江苏海域捕捞的鲅鱼已经在青岛密集上市,因为批发价格不高,所以青岛市场上的价格也提不起来。(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周昆 马晓婷)

  评论这张
 
阅读(23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