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如是博客

天气学教学、传统文化及房地产法学交流

 
 
 

日志

 
 

韩元汇率与日元汇率历史演变  

2014-08-26 09:19:22|  分类: 科普读物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韩国汇率制度经历了固定汇率、单一钉住美元、钉住一篮子货币以及浮动汇率等多种汇率制度安排,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固定汇率制度(1956~1964年)。韩国政府为了在战后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制,包括进口配额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   
    第二阶段:单一钉住美元制度(1964~1980年)。1961年,韩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此,1961年12月,韩国政府制定了外汇管理条例,1964年5月,韩国政府实施了外汇交易证制度。同时,对韩元/美元汇率实行了大幅度贬值。1965年3月,韩国中央银行将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贬值近100%,由130∶1变为255∶1;1974年韩元再次贬值21%。1974~1980年,韩元对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480∶1的水平上。   
    第三阶段: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1980~1990年)。1980年2月27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韩元由单一钉住美元,转变成钉住一篮子货币。同时废除外汇交易证制度。此阶段,韩元兑美元汇率再480:1的基础上进一步贬值并逐步稳定到800韩元:1美元.   
   第四阶段:市场平均汇率制度(1990~1997年)。1990年3月,韩国中央银行宣布用市场平均汇率(MARS)制度取代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并实行市场平均汇率体制下的“浮动+区间”安排,即设定每日的汇率波动区间,后来这一区间逐步扩大。此一阶段,韩元汇率再次进入稳定期,平均汇率800:1美元,并在1997年上半年,小幅升值到760:1美元。   第五阶段:自由浮动汇率(1997年至今)。1997年12月,在韩国金融危机中,由于韩国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对外债务,韩元大幅度贬值,最后韩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完全废除汇率的每日波幅限制。至此,韩国被迫退出了钉住汇率制度,韩元走向自由浮动。此一阶段,韩元出现短期大幅贬值,极端汇率贬值幅度最高达到2000:1美元。不过随着经济的再度复苏企稳,汇率大幅回落,再次升值到1000左右:1美元。   

 日元汇率的历史变迁

二战后日元汇率的走势可以分成个时期。

 

第一个是混乱期( 1945 1949 

这一时期的汇率制度是管制汇率制度,汇率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也未遵照某种国际规则而完全是政治博弈的结果。1945 1949 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5 日元/ 1 美元急剧攀升到270 日元/ 1 美元短短年飙升了17 倍。

第二个是稳定期( 1949-1971 

1949 日本政府在美国授意之下将汇率设定在360 日元/ 1美元的水平之上。此后的20 多年之中尽管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经常收支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时有出但日元汇率始终未变。

第三个是螺旋式升值期( 1971年至今

布雷顿体系解体以后元走向了浮动汇率制。以360日元/ 1 美元为基点截至2007 1231 日元兑美元汇率已下降到111. 75 日元/ 1 美元累计升值69%,其中在1995 419 日元汇率曾达到80 日元/ 1 美元的水平是目前为止最低的汇率水平。这一时期日元汇率的双边波动也比较显著,1973 1976 年、1980 1988 年和1994 2001 3个时期日元汇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双边波动波动幅度分别为24. 6% 72. 3%24. 5% 

 

二、汇率变迁的环境

 

在混乱期和稳定期,汇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战后初期美国出于其战略构想,对日本实施的完全控制。其中,稳定期美元对日元1/360的汇率持续22年之久,是日元汇率发展历程中尤其突出的阶段。美国之所以实施长期的固定美元对日元汇率,是因为只有制定统一汇率来恢复日本进行自由贸易的条件才能使日本经济重新回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实现经济复兴,从而达到美国扶持日本,制衡中国的目的。也正是借助这一时期对外环境的稳定,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对美贸易顺差加大,再加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严重影响,美国放弃了对日本的稳定汇率政策。而国内的压力导致美日贸易摩擦的不断重演,迫使美国政府向日元施加升值压力。“广场协议”的签订则揭开了日元升值的序幕。

 

三、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

 

在日元汇率波动特别是几次大幅升值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由于没有正确看待和理解日元汇率波动问题采取了错误的对策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带来了严重后果。

 

(1) 造成外汇损失。1971年8 月15 日尼克松新政策发表后西欧各国一齐关闭了外汇市场, 只有日本还在继续开放外汇市场以期阻止日元升值。时年8 月16 日到27 日的11 天里除去星期天为了维持美元360 日元的汇率水平日本银行花了近亿美元来进行美元平衡购买大约有超过1.4万亿的日元资金从外汇账目上供给了国内。1971 12 日本银行购进的美元已超过30 亿, 相当于当时日本外汇储备的一半左右。

(2) 引发经济危机。

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萧条日本政府大都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果反而因政策过度造成经济危机。比如在1972 年上半年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可能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日本政府提出了改造日本列岛计划但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却引发了通货膨胀和土地投机, 导致了1973 1974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在1985 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同样引起了日本政府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从1986 1 月起日本政府采取了金融缓和政策有意识地降低利率水平。1987 年2 月, 日本银行已5 次降息, 将法定贴现率从5% 降到2. 5%。此外, 日本政府还实施了一个兆亿日元的综合性财政扩张计划希望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增强企业扩大设备投资的信心从而起到启动景气的作用。超缓和的金融财政政策不仅导致货币供应过量还将私人投资导向了金融投机吹大了经济泡沫引发了经济萧条。

(3) 引起外汇储备过剩。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银行为遏制日元升值开始大量买入和囤积美元。日本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举措成为日本增加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以2005 年为例, 该年日本外汇储备达到8469 亿美元, 占GDP 的18. 6% 相当于日本月均进口额的19. 7 倍, 是日本对外债务总额的33. 倍。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由于日本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外金融机构没有参与日本国内经济循环, 因此对日本国内实体经济没有实质作用而且只是因为害怕日元大幅波动而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也不利于日本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其次由于日本政府将大量外汇储备投资到美国资本市场,因此在日美两国之间就形成了美元的双循环流动。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美国证券价格暴跌日本投资者特别是日本政府就要蒙受极大损失。正是因为日本过于依赖和渗透到美国经济日美就变成了命运共同体,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协调措施迁就美国, 损害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独立性。最后, 日美之间的美元双循环扭曲了日元汇率。因为日本投资在美国的资金来自于日本经常项目余额, 因此, 日美之间的贸易差额越大从资本项目流入美国的美元就越多汇率就越是保持在有利于日本出口的水平之上。这不仅会使日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大而且日元承受的升值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四、日元汇率历史的变迁启示

 

1.世界经济不平衡有深刻的国际经济、结构和制度的背景,仅是一国的某些政策无法根本扭转。

不论是在第一次全球化时期,还是这一轮全球化,都出现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一定范围内的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不同的反映,是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反映。题的关键不在于不平衡本身,而在于不平衡过于庞大。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中心货币”国家的货币、财政等宏观政策过于宽松、金融监管过于松懈。因此,要从根本上调整这种不平衡,应加快改善相关国家的经济结构, 同时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入手,约束中心货币国家的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而国家间宏观政策的协调,包括汇率、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仅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暂时缓解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程度,但对此不能寄予过大的期望。

 

2.应从实体经济需要出发,辩证对待升值要求。当本国劳动生产率持续高于外国时,应主导引导反映经济基本面的汇率升值。但当主要是金融因素导致汇率升值要求时,特别是在国内实体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时,要特别谨慎。汇率升值应与培育经济内在增长动力的经济结构改革等措施相配合。通过升值,要发挥能使资源顺畅流动且经济内部生产效率较快提高的作用。否则,如果汇率升值在破坏原有生产能力的同时,没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资产泡沫的产生。日本70 年代、80 年代的两次升值,使得日本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在下降。我国当前的汇率升值压力,

有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美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世界动荡所致,金融性因素明显。有鉴于此,我国可考虑在保持汇率对美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重新回到美国危机前汇率适度波动的区间。

 

3.应注重宏观政策与改革措施之间的合理搭配。

改革措施和宏观政策的搭配不恰当,日本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宏观原因。为应对币值升值压力,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为市场寻找新的需求、技术创新和对外投资等提供支持,但不能过于寄托宽松的货币政策手段,供虚假的需求刺激。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同时必须严格审慎监管,防止杠杆率过大,是避免金融过度扩张的重要手段。


  评论这张
 
阅读(90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