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4
还有两门课的考试, 同学们就可以回家与亲人欢度春节了。作为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天气学课程, 有的同学掌握的很好,但也有些同学对天气学原理的掌握还“有待深入理解”。从近几天我的博客访问量来看,随着考试的临近结束,到这里来留下痕迹的同学是多起来了。假期回家,必有亲属问你们天气的事情。为给你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你对所学专业的认同,这里给你提供春季期间可能的天气变化预测。(当然你们也知道,目前天气预报的水平,特别是由于长波调整的影响,十天以后的预报结果仅供参考)。
由于预测时间比较长,单一的根据短期天气预报的方法是不够的,必须佐以长期变化的观点,即要考虑地球下垫面的影响,也要考虑地球下垫面热力状况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因为你们知道,强冷空气的来临是以大型槽脊的方式来完成的(如果槽脊的振幅小,则降温幅度一般是不会大的)。
上面四张图分别是12月下旬到1月5日的500百帕位势高度异常、地面气温异常分布、2011年12月份海平面异常风场,以及12月-1月SST异常场的分布。从前两张图来看,异常低的极涡在阿拉斯加上空,伴随白令海附近的异常低温(第2、4两图)。同时,美洲北部的南北向温度梯度明显大于亚欧大陆上空的温度梯度。因此,冷空气的主体影响美洲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影响亚欧大陆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亚欧大陆上空的温度梯度小,亦即大气的斜压性相对弱,从能量角度(下学期动力气象中你们要学的有效位能)来看,不利于较大振幅槽脊振幅的发展。因此,春节期间,我们很可能是在受冷空气影响相对较小的天气状况下,完成亲情的交流和欢聚(由于冷空气的移动方向一般是自西北向东南, 因此不同地区感受低温的时间是不同的。如江南的低温可能在春节和初2、初三,而北方就早1~2天)。但需要注意,根据欧洲气象中心和NCEP数值预报模式形势的预报,20-23日可能有比较强冷空气的影响,春节后气温将逐渐上升,并持续较长时间温和的天气。不过, 26-30之间, 须提防较大范围雾天的出现(由于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的,因此大范围的雾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华北-华东-华南一带),驾车经高速公路作较长距离旅行的朋友须多加注意。
北美汹汹寒气涌,神州熙熙沐春羲。假日天伦多欢乐,闲论专业笑声里。
祝大家春节愉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