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如是博客

天气学教学、传统文化及房地产法学交流

 
 
 

日志

 
 

关于学习方式的讨论  

2011-11-29 17:19:38|  分类: 教育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11月8日, 有个同学在博客上留言, 对实际分析天气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增进教学互动, 11月9日上课时, 与学生进行了意见交流, 并重提12年前做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时讨论过的学习目的问题, 供同学思考. 以下是相关内容, 粘贴在这里, 作为参考.

 

 
一个值得表扬的意见

 
孙老师,您好!关于您课堂教授方法,我想说一下个人的一点小小的想法。
一、课堂上结合天气图分析固然很好,但是我觉得那是建立在同学们课下好好复习我们的课本,对于原理都掌握很好的情况下,要不然,便是空跟着老师的分析走,自己没有什么收获;大家之所以没有什么反应,作为老师您应该知道,大学大家的学习兴趣是值得商榷的,学习、做学问本来就是青灯古卷,本来就是清苦寂寞,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于付出后有回报或者后来回忆战胜困难的经历,否则不大可能有什么兴趣可言(针对大多数人)?我这样说可能会开罪好多人,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上课收获与否似乎不大在乎,只要不枯燥就行。您给我们分析天气现象固然大家很欢迎,但是,真正从自己学知识的角度,我们学到的不多。知识都不系统,获得的经验也没来及记录,将来会剩下多少东西大家好多人不是没想法,而是都麻痹了,爱怎样怎样的想法泛滥。其实按照课本知识讲解,大家会觉得枯燥,但是真正有收获的还是这样,毕竟大家课下时间不多。
 
二、关于上课提问,现在同学提问、老师解答,固然是不让大家问题积累,但是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好多问题大家都没认真思考过,就问了,这样即使得到答案也是肤浅的,不容易内化到自己大脑。孔子不是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吗?
三、现在课堂老师都不愿意推导公式,凡是那个老师推导公式,大家都肯定不会说好话,但是,公式是物理定义的浓缩,记住一个公式的推导,就把好多物理过都记住了,比如昨天讲热成风随高度的变化时,如果把公式一摆,一目了然,我想大家更容易理解,您觉得对吗?
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强调发问,但更应该强调有所收获吧?纯属个人意见,声明一点是对孙老师没有半点不尊敬之处,只是一点浅陋的看法,时值今早在食堂吃饭碰到一个08级的,有同感,所以才冒昧的提出来,请老师批评指正!致敬!! 
 
回复:
 
你有什么想法就马上提出来, 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也是我一直鼓励你们的. 教学互动, 如果没有你们的意见如何互动的起来. 关于你提到的公式推导的问题, 对于天气学教学来讲, 效果可能不太好. 第一, 推导热成风公式不属天气学的教学计划之内, 应在先修课中讲的, 如果占用时间推导, 必然占用讲解天气学原理的时间; 第二, 既便推导, 以天气学应当达到的教学效果来说, 也可能因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原理与天气图的结合上分散. 你既然谈了你的看法, 我也谈一下我的看法. 大学的教学方式, 不能等同于中学教学方式, 需要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读书, 提出问题进行教学互动, 增强学习的能力.  
 
以你提出的热成风公式为例, 我在课堂上强调过不止一次: 天气学有两个基本原理必须要熟悉再熟悉: 地转风原理和热成风原理. 并且告诉你们, 原理可在课本的第一章找到. 热成风公式的推导就在48~49页. 只要留心我所强调的, 事先或事后去看一下即可明白热成风关系的由来.你可以到网络教学平台中2006级<意见与建议>栏目中参考一下, 当年也有同学提出与你类似的意见, 但也有更多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 当时并没有对那个同学的意见全部否定, 而是采取了折衷的方式, 减少实际天气分析的次数. 这也是我们只进行了几次实际天气分析后, 让两个学习委员帮我征求你们意见的原因: 因为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不同(选课多少, 学习接受能力快慢都有差异), 要求也不一样.  
 
但上个星期的要求昨天上课时问班级的学习委员, 发送意见到你们公共邮箱的并不多. 我不知道你的情况如何, 但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我给你们提供的天气学学习指导文件你看过了吗? 你按照指导预习课本内容了吗?你是否仍习惯于"上课记笔记(或拷贝课件), 课后一旁扔, 考试仅背诵"的学习方式?如果是, 那你虽然进大学两年多了, 但学习仍是中学学习方式. 你可能说, 其他不止一个同学也是这种方式, 我毫不奇怪, 因为当年2006级有的同学比你的方式更不可思议. 你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要表扬你, 可惜不知道"wyynpy"是谁. 表扬你什么呢? 表扬你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因为从你的留言中, 我体会到了你想学到真本领的意向.  明天我会在课堂上再口头表扬你, 尽管我不知道你的姓名. 同时, 我也希望你思考一下我的看法, 养成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你对上课同学提问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你扪心自问: 由于高考升学的高强度复习, 孔子言中的"愤"有几人能做到?你能做到吗? 正是由于缺少兴趣, 我才尝试进行实际天气分析的方式, 以绝大部分人都存在"探索未知"兴趣的前提, 进一步激发专业兴趣. 暑假前, 在2007级同学的"离校聚餐"会上, 几个同学主动悄悄的告诉我, 这种方式激发了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 向我表示感谢, 使我激动不已. 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 因为这时他们没有必要再讨好我
   你说的不愿意推导公式并不准确. 下学期<动力气象学>, 这个学期的<流体力学>不都要推导公式吗? 尽量少推导公式是<天气学>课程理论与天气预报实践密切结合所决定的特点, 虽然我早已在课堂上说明过,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 

 
大学与中学学习方式的不同
 
大学:主动的,积极的,自律为主方式的学习(课程门数少,作业相对少,学习压力不再经常显性化,需要自己参考学习的内容增加,将来“算总帐”);
中学:被动的,驱赶式的学习(课程门数多,作业多,父母期望考上大学,日常压力明显) 
 
按照怀特海的说法: 
中学时期:伏案学习 
大学时期:站起来,四处张望(培养自学能力) 
 
从中学生变成大学生后面临的问题
松口气的想法

“60分万岁”的想法(还打算考研吗?)
像中学那样,等待应付老师检查的想法
…….. 
 
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进入大学者,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将逐渐明显。
这种差距,除了先天的智力以外,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不正确和不适当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能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改变者,常取得进步的先机。
现在改变, 还来得及.

 
为什么而学?
——1999年与97级同学的讨论
 
邀论(为什么而学习?)

学期始与群英约      细思教学究为何?       
仁者乐山智乐水      众论共辩识真灼。       
愿闻灵台真心语      支言唱合不拘格。       
他年回首今日事      气象九七才子多。                                                                         
 
悲迷者                                                    
同龄之中属幸者      得专学习在大学。       
缘何不知惜良机      日复一日迷自我:       
教师课堂长叹息      不见伊人见空座。       
夜晚长欢昼萎靡      临到考试报佛脚。       
复印笔记急匆匆      只想混得六十过。       
胸中实学称多少?  天平无码不起波。                        
 
寻因                                                        
迷者耽迷何由致?   冰冻三尺非一日。
或因父母高望值       恩威并施诱且逼。      
学无意趣只为分       诱迫一缓意恣肆。      
或因专业非志愿       身在此山望他去。      
欲弃又恐力不济       犹惧相煎惶且疑。      
只见学科壁垒严       不知事物皆联系。       
 
学习目的                                                
破迷当从根本破       目的明了意不惑。      
提高自己是根本       能力、素质皆从我。  
未来竞争靠实力       虚分六十烟非火。      
父母沾惠能几何       自我实现意气阔。      
能力、素质从何来       真才实学基在学。  
淡化专业重质、能     创新、更新学不歇。
目标远大容乃大       为已为亲为祖国。
 
江城子
欢送海洋环境学院2001届学生毕业
 
(2001年6月) 
一年一度庆典场。今岁殊,更难忘。红专齐彰,难得群向上*。四年业成赴四方。为祖国,献力量。
遣词岐路**情深长:真豪杰,永自强!天涯比邻**,伊妹英特网。待到他年重聚首,尔列中,多栋梁。
* 大气科学01届毕业班曾获全国优秀班集体称号。24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3人,考取国家公务员1人。
** 取意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今天, 他们已有16人获得硕士学位, 其中7人获博士学位, 3名将获得博士学位.
你们也能, 也可以做的更好!


与另一个同学的博客交流:

关于学习方式的讨论 - 如是 - 如是博客
临乡锁钥
11-10 20:31
上来发现那个提建议的伙计还真有心情在这么小个破框里面打那么多字
 回复:
11-11 08:09
看来你不常来这里呀. 对别人意见的不屑似乎显得心胸有待开阔啊. 孔子说: 见贤而思齐焉, 圣经上说: 没有一个义人, 百丈怀海禅师说:看别人都是佛, 只有自己是凡夫一个. 从求全责备的角度, 没有一个完人, 但每个人在某时某地某种程度上, 见解和行为中常包含着闪光的地方. 学学百丈怀海禅师的风格吧, 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 对别人的短处引为己鉴, 将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关于学习方式的讨论 - 如是 - 如是博客
离乡残钥
11-11 18:54
呵呵呵,您看来是误解我了,首先我没有一点对您的不敬,至于为什么说这么一句,理由有2。一者,“留言”不当拘于此巴掌大的地方,看看那位仁兄的长篇大论,当是比马脸还要略长一些,不知道TA写完重新审视这篇义正词严之后,是否也像这篇马脸一样的表情,故,留言板之地,当大也,所谓门中加一活之意。二者,凭我多年阅文之历我不惮揣测这位仁兄是事先码好的此文,再将之打入框中,成此马脸。文人与学者最大的区别我想在于即兴,比如我这些废话就是自己一边想一边打的,草稿这种只能当草纸的东西相当鄙视。于是乎即兴做一首不合时宜的小诗。杯映天穹虹,池心月似弓。翡翠猫眼盅,倚案醉轻松 
 
 回复:
11-12 15:54
方式是因人而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工整,不妨碍“诗篇万口传”。看问题也须如此。长短不妨,文字只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我所以对那位同学表扬,在于他表达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互动,想法交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你既喜即兴诗词,不妨原韵奉和一首:思越天际虹,心澄不施功。不滞是非意,清风绕翠松。

 

关于学习方式的讨论 - 如是 - 如是博客
离殇残虹
11-11 19:00
废话胡诌到此为止,想问一下老师,如何拓宽诗词的题材,想来自认为最不足的地方就是诗词题材拘泥于离、情二者耳,想来大概是自己的见闻不够多,生平所阅虽盛但居此一隅,从未游历四海,见四方风土人情。想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天气学的问题。-----------(我是华丽的分割线)请问,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的变迁是否有具体关联,二者有无先后关系,变迁除您所说的变迁东移外,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回复:
11-12 16:06
诗言志。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你说的有道理,但并非实质。个人的看法:题材见闻固然重要,心胸更为要紧。这也是我让你们思考为什么而学习的原因。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的变浅(振幅减小)东移存在密切的关系:都是长波调整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预报东亚的天气,北美大槽比东亚大槽的变化时间要早一天多的时间。

 

上个学期与2010级同学的交流:

关于学习方式的讨论 - 如是 - 如是博客
大气2010级
04-07 13:01
  孙老师,我最近看了季羡林老先生的《阅世心语》,尤其对“纵浪大化”这一章有感觉,其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是季老的座右铭,季老在这一章中也多次提到。显然,季老是坦然的,也可以说是无牵无挂的,但是,在后文中,作为一个人文学者,他提到了他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向担忧,他仍然牵挂着中国人未来的内心世界。那么,您作为一个暂且说为仍工作在高等教研的理工学者,您对我们这些后生有哪些具体的期望呢? 
 回复:
04-30 16:16
莫羡芸芸逐利客,惜护皎皎方寸地。
年少志大胸怀阔,善心真才共一体。


  评论这张
 
阅读(1719)|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